皇冠体育,皇冠比分

图片
行业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皇冠体育,皇冠比分: > 监管资讯 > 行业新闻 > 正文

福州日报:银保产品竟成银行理财产品!

2010-03-23 09:37:54来源:福州日报作者:记者 温海龙阅读次数: 添加收藏
摘要:

        

 

   榕部分银保产品销售人员摇身变成“银行工作人员”,诱导消费者,成消费投诉焦点本想买银行理财产品,结果到手后成了保险产品。日前,市民女士致电本报党报热线83751111反映,一些银保专员“伪装”成银行工作人员,将保险产品说成高收益、低风险的理财产品,诱导消费者购买。

    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银保产品销售已成为榕城消费者投诉保险违规的焦点问题。业内人士指出,保险理财产品有别于银行理财产品,消费者在购买时要擦亮眼睛,防止被销售人员误导。

购买理财产品遭忽悠

    张女士说,半年前她去一家银行办理存款业务时,一名穿着银行制服的工作人员向她推荐一款新的“理财产品”,称该产品收益高、风险低,十分不错。出于对银行的信任,张女士花10万元买下了该“理财产品”。

    买下该“理财产品”后,张女士就一时淡忘了此事。直到最近,张女士准备买车,急需一笔钱,才想起花10万元买的“理财产品”。于是张女士来到银行,“想问问能不能把钱退出来”,可一查询才知道自己当初买的竟是保险产品。如果现在退保,张女士需支付一大笔退保费。

    “可当时推荐我买这个产品的人,和银行工作人员穿一模一样的衣服,也没有告知我这是保险产品,要是说清楚,我才不会花那么多钱去买。”张女士认为,销售人员故意诱导自己,把保险产品说成是理财产品,骗人去购买。

记者调查:银保产品销售存误导嫌疑

    来自省保险行业协会最新统计数据表明,银保产品销售误导的现象时有发生,已成为榕城消费者投诉保险违规的焦点问题之一。昨日下午,记者在走访多家榕城银行网点时也发现,在银行蹲点的银保业务人员穿着和银行工作人员完全一样,有些银保专员连标志性的工作牌都没有,很容易误导消费者。

    在华林路一家银行的大堂,保险理财产品和银行理财产品的宣传单混在一处。当记者随手拿起一张银行理财产品的宣传单时,旁边的工作人员陈小姐立即热情地向记者推荐两款保险理财产品,称该产品“高收益、低风险、有保障”,但陈小姐并没有向记者明确说明这是保险产品。记者注意到,陈小姐不仅穿着和银行工作人员一模一样,而且胸前也没有挂写有“银保专员”字样的牌子,乍一看,很容易将她误认为是银行工作人员。

    在记者的一再追问下,陈小姐才透露自己是保险公司的,并称这两款产品是“保险公司和银行共同推出的”。记者向陈小姐索要名片时,她拿来一张带有某银行标志的名片,在空白的地方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而记者随后在其他几家银行碰到的情况也大同小异,银保销售人员都不会明确表明自己是保险公司工作人员。

被误导可找有关部门投诉

  “称保险理财产品是保险公司和银行共同推出的,这本身就是银保专员在误导消费者。”省保险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透露,由于银行具有丰富的客户资源,并常常为客户提供综合性理财服务,因此银行成为保险公司理财型保险销售的重要渠道之一。但大多数情况下,银保业务员不会主动亮明身份,更不会如实讲出保险理财产品和银行理财产品的优劣。为吸引客户投保,有的业务员甚至会误导消费,称保险理财产品是保险公司和银行共同推出的,实则银行只是代理销售保险理财产品而已。

    对银保产品销售误导消费者现象十分普遍的情况,省保险行业协会负责人提醒市民,不管购买什么保险产品,都要看清合同,充分了解产品的设计结构和风险。该负责人指出,保险合同签订10日内,被保险人万一感到后悔,或对产品不满意,可以要求退保,不必承担费用,消费者应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如有不明白的地方,可向保险公司服务人员咨询。醒市民,不管购买什么保险产品,都要看清合同,充分了解产品的设计结构和风险。该负责人指出,保险合同签订10日内,被保险人万一感到后悔,或对产品不满意,可以要求退保,不必承担费用,消费者应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如有不明白的地方,可向保险公司服务人员咨询。

    记者昨日也了解到,为了保障保险消费者的权益不受侵害,有关部门加大了对误导行为的查处力度。消费者如果感觉自己被骗,可拨打省保险行业协会举报电话:87870005或登录福建保险网(www.fjbxw.com)进行投诉。

                                   (福州日报 记者温海龙)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