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振国寿”的道路上,大力发展保障型业务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重点课题。
一段时间以来,部分保险公司通过发展趸交业务来冲规模、争排名,业务结构严重失衡。趸交业务即一次性付清所有保费,可以使保险公司短期内迅速做大保费,但价值率极低,且退保风险高,不利于公司长期健康发展。
当今保险市场,保障型产品成主流。保险业正逐渐告别粗放经营,转向精耕细作。保险产品开发更加规范,更重保障,保险公司发展重规模更重“含金量”。银保监会数据显示,在发展方式转变和总保费收入下降的情况下,保险业的保障功能不断增强。从各家保险公司保费数据来看,保障型产品已成主流,并成为保费收入增长的主要贡献因素。
保险公司要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要有亲民的保险产品。所谓亲民,即性价比,一定要将客户需求,转化成自身产品结构变化的动力,转化成倒逼公司管理改革的动力。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加强风险管控,让效率提升、成本下降,将“福利”让渡给消费者,这也是保险回归保障的一种体现。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句话,在中国人寿坚持保险“保障”为核心的理念中同样体现。我们坚信,目标再高、不忘初心,发展再好、坚守本源。
近年来,中国人寿坚守保险保障本源、“保险姓保”的总体方向,深入研究客户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保险需求,特别是满足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客户日益增长的养老保障和健康保障需求。近年来,公司推出防癌保险、重疾康复金疾病保险等96款健康险产品,保障水平不断提升。不少市场人士在谈起中国人寿曾经的爆款产品“两康”重疾险时,至今仍是交口称赞。
产品开发坚守保障本源,业务拓展不断压缩趸交,中国人寿建立起期交拉动新单、续期拉动总保费的持续发展模式。这一业务发展策略虽然仍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但成效已经凸显。
坚持“保险姓保”,加快公司转型升级,主要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一是产品结构从理财型业务向保障型业务转型。发展保障型产品是公司面对当前经济形势最根本的转型出路,提供保险保障也是公司的本职所在。因此,公司要大力发展保障型业务,提高承保利润,对冲利率下行对寿险公司影响。
二是保费结构从推动趸交业务向期交业务发展拉动转型。寿险业的优势在于长期稳定的现金流。在低利率环境下,使资金分年进入公司,能够降低投资压力,分散投资风险,减少公司的经营风险,充分发挥公司长期稳定资金的优势,以时间换取较高的收益。
三是渠道结构从过分依赖银保渠道向个险渠道倾斜。公司个人代理人可以给保险消费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更适合向投保人销售保障型和长期储蓄型寿险产品,因此,个险业务在转型升级道路上越显重要。
四是运用“互联网+”思维催生公司活力。互联网不但成为公司直接销售的主要渠道之一,大幅减少销售成本,而且促使公司创新产品设计、更新经营理念乃至优化商业模式。供给侧改革要瞄准新产业、新业态等新经济领域蕴藏的保险需求,推动保险业创新发展。
我们坚信,中国人寿将持续坚持“保险姓保”的总体方向,大力发展保障型业务、高价值业务,满足客户多样化的保障型产品需求,发挥保险产品组合效能,在转型升级中高质量发展,在健康科学发展中重振国寿雄风。
上一篇: 服务永无止境 客户在我心中
下一篇: 微笑服务从心开始